類別: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:2020-10-22 瀏覽:630
冬季寒冷,飲食上要有所改變,多吃一些御寒保暖的食物,這樣不僅能給身體取暖也能起到養生的效果,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冬季飲食養生的一些小常識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一、常見的養生食物
1、五谷養命,多喝小米粥
“五谷為養、五果為助、五畜為益”。人要健康,一定要吃五谷,五谷是養命的;五果是我們吃的水果、蔬菜,是幫助你消化的;五畜為益,肉類是起到補益作用的。
小米味甘、咸,性涼,能益脾胃,養腎氣,除煩熱,利小便。有脾胃虛熱、反胃嘔吐或脾虛腹瀉、煩熱口干、熱結膀胱、小便不利等癥,比較適合煮粥食用。
2、膽固醇高:每天吃兩塊紅薯
紅薯含8%的膳食纖維,大多是可溶性的,通便功能很強。中醫認為,“紅薯能補中和血,暖胃,肥五臟,充糧食延年益壽”。
紅薯可以成為膽固醇克星。每天早晚兩片紅薯,對膽固醇的降低很有好處。李時珍曾說過,“紅薯食之使人長壽少疾”、“紅薯能補中和血,暖胃,肥五臟,充糧食延年益壽”,紅薯的好處古來有之。
但是,紅薯不宜生吃,因為淀粉難以消化;二是紅薯含“氣化酶”,食之過多,會出現腹脹、燒心、打嗝等不適。因此,紅薯一定要蒸煮或烤熟,最好與玉米搭配,這樣食之甘爽,保健益壽。
3、高血脂:吃點凍豆腐
日常飲食中也有能降低血脂的好東西,凍豆腐就是其一。凍豆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,可降低膽固醇。凍豆腐的孔隙可以吸附油脂,有一定的清潔腸胃的作用。但凍豆腐最好在清湯中涮煮,否則它也會吸附湯中的油脂,反而不利健康。痛風患者急性期不可以食用。
4、心臟不好:吃些土豆
土豆含碳水化合物高達15%~25%,超過其他所有的蔬菜,其含植物蛋白質也比一般蔬菜多。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,是少有的高鉀食物。
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患者,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腫,常服用利尿消腫的藥物,易導致體內鉀的丟失。因此,常吃土豆既可補充鉀,又可補充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及礦物質、維生素。
5、滋肝明目:來點苦瓜
苦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糖、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等。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尤為突出,為黃瓜的14倍、冬瓜的5倍、番茄的7倍,具有預防壞血病、保護細胞膜、防止動脈粥樣硬化、提高機體應激能力、保護心臟等作用。
從中醫角度來說,苦瓜具有清熱消暑、養血益氣、補腎健脾、滋肝明目的功效,對治療痢疾、瘡腫、中暑發熱、痱子過多、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??喙现械目喙线昂涂辔端啬茉鲞M食欲,健脾開胃;所含的生物堿類物質奎寧,有利尿活血、消炎退熱、清心明目的功效。
二、養生小常識
1、多吃御寒食物
腰膝酸軟、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,適當選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,可改善這一狀況。多吃御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組織、增強體質、促進新陳代謝、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。
2、增加產熱營養素
由于冬季氣候嚴寒,機體天天為適應外界嚴寒環境,消耗能量相應增多,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(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)的攝入量,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,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。
3、補充蛋氨酸
嚴寒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,脂肪代謝加快,而合成肌酸、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。因此,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。
4、維生素不能少
嚴寒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,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明顯變化。增加維生素A,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。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,以提高人體對嚴寒的適應能力,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。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、胡蘿卜、深綠色蔬菜等食物,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。
5、適量攝入礦物質
人怕冷與機體攝入礦物質量也有一定關系。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、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,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。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、豆制品、海帶等。食鹽對人體御寒也很重要,它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,因而在冬季調味以重味辛熱為主,但也不能過咸。